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银行竞争策略是一维“盯同业” 还是多维“盯需求”? 作者:黄志凌 中国建设银行前首席风险官、原首席经济学家
未来银行商业模式将转变为超个性化的模式,提供更公平、更普惠的金融服务产品,为用户“雪中送炭”将是新的竞争理念的最通俗化诠释。银行不再以资产规模论英雄,而以响应用户需求为目标,借助金融科技全面革新商业模式,构建新的客户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管理模式,将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包容性发展落实到经营管理细节中,从而摆脱同质化竞争的行业发展羁绊,切实提升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现代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与经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相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企业竞争力是经营者与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世界经济论坛(WEF)将企业竞争力定义为“比其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和市场风险的特殊企业,其市场竞争力就是通过更有效的全面风险管理和全面市场服务,持续地比竞争对手创造更多财富的能力。由于商业银行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竞争力强弱是通过与其他银行相比较得出来的,社会上往往依照可比性原则对银行进行行业内研究与对比分析。同时,传统意义上银行业具有较高的进入壁垒,使得商业银行不必认真关注客户与市场需求,只要不被同业打败就可以了。如果能够打败同业(包括兼并更多的同业)而成为同业领袖,就是最大的成功;即使是不能打败同业,也要尽可能与同业领袖并驾齐驱,至少保持距离与地位排序不变。这种逻辑思维使得一些银行主要关注规模与产品市场占比、业内排名,模仿领先者的战略甚至复制市场走红产品(业务),而不是直接分析研究客户和市场需求,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维度盯住同业的市场竞争观。
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金融界发生了一场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革命”,初步改变了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边界。进入21世纪以来,拜金融科技快速发展所赐,市场再次改变了持牌金融机构与非持牌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边界。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传统紧“盯同业”、拼规模、跟踪模仿同业的竞争观不仅无法适应市场竞争新变化,而且还带来了一系列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亟待深刻反思。虽然业界对于同业竞争吐槽很多,但大部分管理者还是习惯于运用盯住同业的竞争策略。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笔者一直被这个问题所困惑,而离开业务一线之后旁观市场,更感到有进行深入分析的现实必要性。
简单“盯同业”已经带来银行能力退化 和不可忽视的同质化系统性风险
21世纪之初,中国大型国有银行成功启动了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引进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等转制战略,法律意义上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转变成市场意义上的国有控股商业银行。银行改制必然伴随战略转型与经营机制转换,改善和提升竞争力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一些银行改制之后在战略投资者的帮助下,确立了新的定位,获得了新生。随着大型银行改制成功,更多的中小银行加入重组上市进程。从逻辑上说,重组改制的初衷,既有转换机制的目的,也有战略重新定位的目的。对于转换机制,一般都是引入行业成熟经验,有现成的模板。而对于战略重检并重新定位,就没那么简单了,不仅耗时费力,一般的管理团队也没有这个能力。为了避开这个对于很多银行都是“天然短板”的问题,一些银行随即开启了“盯同业”的市场竞争战略,聚焦于研究和跟踪同业,透过同业了解和把握市场。
客观地说,中国在21世纪之初的商业银行重组改制中,明确提出向国际领先银行实践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盯住同业的战略思维。但当时提出的学习国际领先实践,是管理与战略,而不是规模与速度的追赶。回顾几家银行重组改制的破冰之旅,深度学习甚至模仿领先银行的管理与战略,确是收到良好效果,也迅速缩小了与领先银行的差距。然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众多领先银行遭受重创,巨额亏损致使资本缩水、资产规模萎缩也改变了市场地位。与此同时,中国的几家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资本实力甚至市值排名迅速上升,以至于一段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失去了可对标的国际领先银行,大型银行之间开始相互对标,中小银行对标大型银行,而信用社则普遍将成为区域甚至全国性的商业银行作为发展目标,规模和速度成为业界聚焦的核心。久而久之,“盯同业”成为一种流行模式,不仅后续改制或新成立的银行习惯于“盯同业”,一些原本花费很大力气实现定位清晰的大型银行,也被所谓“后发优势”所迷惑,重拾“盯同业”的竞争模式。
这种市场思维方式不仅反映在行动上,也固化在经营和管理中:规模与速度指标向业内标杆看齐,盯着主要竞争对手,努力缩小与领先者的差距,使劲拉大与跟随者的差距;在考核、评价、激励上,则主要关注市场占比、业内排名,等等。至于标杆银行的管理基础、技术基础、战略优势等不可比、不可模仿的因素,则被完全忽略。这种简单盯住同业的竞争策略,已经严重背离了“向领先实践学习”的精髓,在客观上形成并加剧了银行同质化风险,已经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
从微观经济基础上看,同质化竞争常常导致低水平竞争,并容易在一些地区造成信贷供给过剩或金融服务短缺,这就是我们在实践中观察到的那样:头部客户被“淹死”,尾部客户被“旱死”。尾部客户被“旱死”,带来了严重的社会经济矛盾,形成经济生态“板结”现象;而银行同业为争夺“优质”客户又会竞相降低信贷门槛,导致对部分客户的过度授信,进而助长其盲目投资,所谓的“好客户被银行经营坏了”也绝不是个案。
从银行经营能力上看,所谓的“盯同业”模式并不是同业有什么优点我就努力学什么,而是什么容易模仿就学什么。譬如,做大规模,只要敢放款(扩张资产端),不择手段拉存款(敢于负债),很容易实现量的“飞跃”。但对于银行竞争力十分重要的风险管理能力建设、制度与文化建设、IT系统建设等,不仅难以模仿,也很难在短期看出成效,因而那些奉行盯住同业经营模式的银行,对此几乎视而不见。不仅如此,整天将精力放在比较几个指标上,会使一些管理者“为指标而指标”,甚至不惜弄虚作假,不仅无助于培养必要的分析研究潜在市场及其拓展能力,也削弱了本应具有的管理基础。一些银行的考核机制驱使分支机构过度关注短期利益,导致了部分银行在业务指标制定和绩效考核安排中过于强调速度、规模,对制度基础、资产质量、组合管理的关注相对不足;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势必助长一些分支机构掩盖风险,至少是对风险滞后性的关注不够。由此不难发现“冲时点”、抢份额的冲动成为业界常态,一些基层机构甚至办理一些“违反常识,违背逻辑”的所谓创新(套利)业务;有的基层机构为完成存款、中间业务收入任务,不惜默许甚至协助一些客户编造虚假资料,开立无真实贸易背景的票据。一些港口城市银行或大型银行的港口城市分行,将正常的“贸易融资”异化成“融资贸易”,这种无视风险套取短期利润的行为一旦变成经营模式,就会形成业务发展中的“泡沫”,进而演变成巨大的风险损失。
从宏观管理上看,为防止过度集中而带来的垄断性系统风险,一定数量的中小金融机构对于分散风险甚至对冲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必要的。但同质化竞争却增强了银行间资产风险的关联性,并随着经济周期变化而放大了系统性风险。譬如,2011—2014年之间发生的长三角地区钢贸贷款风险、“担保圈”风险等,涉及多家主要银行。更令人担忧的是,不仅大型银行发展战略、经营模式、业务结构趋同,而且中小商业银行甚至信用社也都存在经营模式趋同问题,大量的银行间关联资产无疑会放大系统性风险,这可能就是许多分析师关心的中小银行甚至农村信用社的个案风险隐含着系统性风险的由来。
只“盯同业”、无视市场变化 或将陷于“临渊羡鱼”的尴尬境地
竞争对手是谁?行业边界还存在吗?近年来市场上流行一些冷笑话,或许给我们一些启示。譬如,2012年,曾经不可一世的柯达胶卷宣布破产,而打败他们的正是尼康这种数码相机。跟踪观察,在后来的市场竞争中尼康也败了,其根本原因也不赖同业,而是智能手机普及。类似的市场笑话还有很多:干掉小偷的不是警察,是微信和支付宝;打败方便面的不是同业竞争对手,而是外卖。
回到金融领域,长期以来,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中介机构之所以能够忽视非同业竞争,主要是因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信息处理、风险管理、资产转化和支付结算等方面具有不可逾越的天然门槛。虽然市场上的信息有公共品属性,容易搭便车,但各种信息存在可信度或质量问题。由于银行自身充当信息生产者与使用者,通过自身的信息生产和加工甄别,在解决可信度问题中显得更有优势。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在处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上所具有的相对优势,还源于他们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规模经济。无论哪类企业都在银行开立有结算账户,银行可以通过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低成本地得到公司财务和商业真实或内幕信息,还可以从存款账户发生的收支交易中获取大量信息,也可以掌握借款人的收入、财富、支出及投资策略,再加上银行内部各类专家对于信息的专业性挖掘和处理,从而使银行可以比其他机构或市场能够更有效地确定借款人的信用风险。除此之外,银行类金融中介机构的一个传统核心竞争力是其业务分销渠道和支付系统,这其中最重要的是银行所提供的资金结算和支付业务。这个系统基于它们庞大和昂贵的分支机构网络,形成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由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结算支付机制所构成的支付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使得资金支付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全和便捷地进行。
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金融界发生了一场以金融深化为核心的“金融革命”,传统银行都面临着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金融服务综合化等一系列挑战。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借助数据技术优势,将触角延伸至支付、融资、投资等金融核心业务领域,传统的金融行业界限和市场格局被打破,银行业支付结算、资产转化、风险管理和信息处理四大功能同时面临严峻挑战。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人们触达金融服务的方式,不再需要前往银行物理网点,这大大降低了金融科技企业获取用户的成本。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和便捷化,导致金融消费与渠道发生了变化。新的金融市场格局长期处于变革、整合、演化等寻找方向阶段,竞争主体和方式进一步多元化,大量跨界机构纷纷进军金融领域,利用科技技术提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以强大的信息收集、处理和学习能力及对特定市场聚焦,通过重造业务流程、创新金融模式,革新了金融业整体竞争态势。尤其是信息技术发展降低了金融信息生产的边际成本,更加弱化了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信息处理功能优势。风险甄别的基础是数据,而大数据技术重新打造了这一流程,通过软件抓取数据、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模型应用、资源配置,输出风控、征信、预测等结果,大大提升了效率。同时,大数据信贷通过对异常信息的甄别,使风险控制从单客户、单品种、局部化、碎片化的管理方式,向业务关联、上下游联动、跨账户交易的数据风控方式转变。云计算又进一步助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直接拉低了经营成本。金融科技所带来的金融外部冲击越来越激烈,不仅表现在传统银行的优势不再具有天然的垄断性,更重要的是许多传统银行想做而无法做成的事情,例如,潜力巨大的尾部市场经营成本与服务效率问题,创新环境下不熟悉客户和市场的风险识别问题等,在金融科技面前都被逐渐攻克。对于现有商业银行而言,只“盯同业”、无视市场变化,不仅存量守成会越来越难,而且面对快速发展的新市场需求,时常处于“临渊羡鱼”的尴尬境地。
“需求锚定”的竞争观 或许成为未来微观金融重塑的核心
我们注意到,中国银行体系同质化倾向的形成,既有中国特殊的体制背景(譬如出资人或出资人代表习惯关于按照规模与速度论英雄、排名次),也有其特殊时期的国际背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全球银行业发展模式基本趋同。在战后废墟的基础上,从欧美经济的持续复兴到日本的崛起,再到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支持了全球经济从二战后到危机前的较长期的稳定增长。伴随经济持续繁荣,以及美欧日等大国扩张策略推动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银行业也进入了快速扩张和全球发展的时代洪流之中,在发展战略上呈现出明显的趋同性。第一,在此阶段,全球银行业基本都推行了以并购为主、规模扩张的快速发展战略。第二,伴随经济全球化,银行业尤其是大型银行纷纷推行国际化战略,致力于扩展国际金融市场。第三,随着金融脱媒的态势日益凸显,全球银行业在业务上不断拓展创新,大型银行更是推行综合化、全能化的业务发展战略,迅速成为大型综合化金融集团。
总之,在经济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中,成功银行的范例被广泛复制,逐渐成为全球模式。绝大多数银行都接受了以“扩张”为核心的战略思想,“大而全”的发展战略成为危机前全球银行业的主导战略。然而,“越来越同质化”的银行竞争战略,最终导致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演变为全球经济危机。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欧美银行迅速认识到同质化经营的危机,开始进行不同程度的战略重检与调整,寻找和打造自身的优势,建立不同的经营模式,逐渐走出同质化经营模式。或者推行“瘦身计划”,缩减集团规模,如花旗集团一分为二,划分为专注于传统银行业务的花旗银行(Citi Corp)和侧重其他非核心业务的花旗控股(Citi Holdings);或者实施增长举措,寻求获得核心市场增长,如富国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美国银行等通过一系列重组获得了新的专业优势;或者展开内部业务重组关闭了自营交易部门,减少投资银行业务,如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全球范围内精简银行和交易业务,并围绕零售、企业及商业银行业务以及财富管理等最为关键的核心业务进行重新设计。在微观层面,国外银行已经出现了这样一种变化趋势,逐渐由以同业为锚转向盯住客户需求,“盯同业”、以同业为锚已被越来越多的银行抛弃,回归需求、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已成为一种取向。
银行竞争策略从盯住同业走向盯住需求,意味着一种“锚定需求”的竞争观正在形成。从“商业”的角度看,谈到对银行的需求,最直接的就是客户的需求,但从社会发展、历史观的角度看,所有市场主体都是服务于这个社会,因而银行家理解的最高层次的金融需求应该是“社会需求”。因此,锚定需求的竞争观既不可能是现行的简单锚定同业指标的竞争需求,也不可能是一维的锚定客户竞争的市场需求,而应该是在多维度理解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基础上,锚定那些符合自身偏好与能力的真实需求。
所谓的社会金融需求包括哪些?广义来讲,只要社会发展中遇到了问题、难点,而银行可以出力的,这都可以转化成社会金融需求。从狭义上,就是站在政府的角度所理解到的社会服务需求,这其中既包括政府必须要做的保障民生的服务需求,如住房保障、水电气供给、以智慧政务为代表的便民工程等,也包括政府想做但受能力或机制限制暂时还未能全部满足的需求,如贫困地区、“三农”领域改善经济条件及金融服务的需求;既包括政府主导、本应发挥“行政”手段去满足的需求,如,在大街小巷提供便民服务、休息场所,也包括政府引导、本应发挥“市场”手段去满足的需求,如,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需求。服务社会的经营观,从本质上说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锚定银行战略,更具体地说是以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为宗旨,这本身就是银行生存与发展的题中之义。“经济好,金融才能好”,银行发展的好坏,都是随经济环境而变化,银行的收益与资产质量也和即期经济好坏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有很多人说银行是顺周期行业,既有所谓躺着挣钱的不屑一顾,也有银行家遇到困难习惯性“甩锅”。
除此之外,本文强调银行要重视服务实体经济需求,主要想表达两个思想:一是银行家要有大局意识,无论是宏观调控时期,还是经济恢复时期,银行经营决策都必须从经济发展大局出发,自觉服从宏观经济政策;二是银行家不能崇尚“脱实入虚”,为了短期利益(包括赚取别人看不懂的利益和转嫁不愿意承担的任何风险)在金融市场上设计那些不为实体经济真实所需、只能在市场上自我循环的产品。虽然服务实体经济的需求一直存在,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也有不同的重点,例如,当前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不仅是普惠性质的金融需求,更多的是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的金融支持,对结构性改革持续服务等方面。
所谓客户需求,虽然比较显而易见,但差异化地理解客户需求往往被忽视。譬如,优质公司客户的金融需求深化,其金融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存款、贷款、结算等基本金融服务,存款需求逐步深化为公司现金管理,贷款需求逐步深化为一揽子的综合融资计划(项目融资、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发行公司债与票据甚至股权融资等),信用增级服务、汇率与大宗商品交易的市场对冲等不断升级的需求,以及客户信息化转型过程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开发、平台搭建等方面的科技需求。再譬如,个人客户对金融服务的移动化、便捷化的需求日益强烈,如,便利支付、延伸服务等,随时、随地、随意满足其金融需求成为银行金融服务的首要目标。在这种趋势下,为客户提供商品推荐、购买、支付、物流等一揽子的综合跨界整合服务成为需求的新形式。除此之外,大量的银行没有涉及的新业态客群、新市民客群、肥尾客群的金融需求都呈现复杂、多变、不确定的特征,怎样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并借助于科技手段实现个性需求与批量服务的衔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未来银行商业模式将转变为超个性化的模式,提供更公平(普惠)的金融服务产品,为用户“雪中送炭”将是新的竞争理念的最通俗化诠释。银行不再以资产规模论英雄,而以响应用户需求为目标,借助金融科技全面革新商业模式,构建新的客户价值主张、盈利模式、关键资源和关键流程管理模式,将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包容性发展落实到经营管理细节中,从而摆脱同质化竞争的行业发展羁绊,切实提升与实体经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现代金融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与经济、环境、社会、公司治理相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每一家银行都必须审视自身处境,在识别和加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后,基于自身在金融市场体系中的地位,通过构建锚定金融需求、形成比较优势的科学竞争观及战略体系,提升对市场与客户需求的洞察、收集、理解并以底层金融逻辑提供及时有效服务的能力,以此破解银行发展的社会属性与商业属性难以协调、即期业绩与百年老店难以兼顾的困惑,增强发展内生可持续动力,厚植服务客户深耕市场的发展战略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