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筱珊 发表于 2021-8-10 09:26:39

《麻雀》并非只有母爱









这个暑期,天气虽然炎热,可老师们仍然冒着酷暑为下学的教学工作做准备,钻研教材,撰写教案。


在网上看了几篇《麻雀》(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教案或教学设计,发现一个问题,都称课文表现的是母爰。这种说法可能源于教参教辅,而且已存在多年。其实这种说法只是想当然,并无事实依据。


第一,与原文描述不合


原文写的是“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老麻雀”未必就是雌麻雀。屠格涅夫是俄国的优秀作家,他的《猎人笔记》中的每个故事都经过精雕细琢,不会有丝毫马虎。他之所以要写“老麻雀”而不说“雌麻雀”或“母麻雀”,是有缘由的:麻雀个儿,全身麻点,难辨雌雄;时间短暂,老麻雀“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浑身发抖”不可能看得清楚。


第二,与动物本性不合


麻雀没有喂过,喂过其他小鸟。小时候常把一些好看的小鸟捉来放在笼子里,叼着虫子来喂食的有雌鸟,也有雄鸟。最近云南迁移的象群中有两头小象,它们受到所有成年大象的爱护。也许雌性动物与幼小动物由于喂奶接触的时间多一些,看起来更有爱心,但不能就此否定雄性动物就对幼小动物无情。母狼和母豹哺育期,雄狼和雄豹总是外出觅食给母狼和母豹及其幼崽食用。动物的本性并非只有母爱。


第三,与人类本性不合


屠格涅夫写的是“动物世界”,反映的是人类生活。在人类生活中,母爱与母爱并存,而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正因如此,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心里都有一些阴影。父爱不仅存在,而且不可缺少。强调母爱而忽视父爱,有可能造成认识上的困惑。


第四,与作者本意不合


《猎人笔记》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真实地展现了农奴制下的种种悲剧,表达了对农奴制度的控诉,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的反抗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作品虽为纪实性体裁,但描述的形象具有典型性,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 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这小麻雀代表的是弱小群体。“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这猎狗是处于强势地位、拥有权力的恶势力的典型。“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这老麻雀真心保护弱小,是敢于同强大恶势力殊死搏斗的勇士。在它看来,猎狗虽是庞然大物,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这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无私无畏的力量,是一种反抗压追求光明幸福的力量。


总之,无论是从课文本身分析,还是联系动物、人类本性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看,将课文的中心理解为赞领伟大的母爱,都有些兔强和欠缺。结合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可将本课中心思想表述为:通过描述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同猎狗的较量,颂扬了为保护弱小敢于同恶势力斗争的精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麻雀》并非只有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