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以“新金融”诠释特点鲜明的ESG内核
近日,建设银行发布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布的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不仅是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ESG信息披露的积极探索,也是主动回应市场关切、传递绿色愿景、共筑美好未来的有益实践。2021年,建设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9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35.61%,绿色信贷业务折合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达12509.58万吨……
这组出自建行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的亮眼数据,以直观的视角,写下了建行持续加大对绿色金融关注与投入,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推进绿色金融业务蓬勃发展的精彩注解。
事实上,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作为绿色金融体系“五大支柱”之一,既有利于贷款、融资企业更加重视绿色金融发展,也有利于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向绿色领域,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例如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关于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披露指导意见》、欧盟2014年发布的《欧盟非财务信息披露指令》等。
中国也早在2017年就启动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工作,并经过这些年的推动,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标准和质量持续改善,从自愿性逐渐向强制性过渡,规定更加细化,标准逐步提高。特别是202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金融行业标准,设定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框架,据悉目前已经指导200多家金融机构准备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而本次建行的《报告》正是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以及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披露建议框架编制,充分展现了建设银行在战略规划、业务发展、产品创新及自身运营层面的绿色先进理念和优异成效。
心怀“绿色”,从强化顶层设计抓起
截至2021年末,建行累计发行ESG主题债券454.95亿元。仅2021年4月,就在境外同步发行了多币种ESG主题债券,募集资金总规模折合24亿美元,实现了多项创新与突破。
其中,发行3年和5年双期限11.5亿美元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选定绿色贷款余额占境内贷款总额的比值作为关键绩效指标。发行3年期8亿欧元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长江、黄河等流域的污水处理和河道治理等可持续水资源项目。发行2年期20亿元离岸人民币转型债券,主要支持碳密集型行业中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项目。
发行绿色债权融资计划3期合计12亿元,推进创设浙江美丽城镇理财直融工具等产品17期合计65.9亿元。承销的首单绿色及能源行业银行间类REITs,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0.7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分别为113.50万吨、501.95吨、73.07吨和92.63吨。
可见,在持续加大对绿色行业产业的金融支持,推动构建绿色资产负债表方面,建行不可谓不用心。
事实上,为了积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纵深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金融行动,将绿色作为新金融的生态底色,加快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发展,拓展丰富多元绿色投融资服务,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金融力量,建行不仅先后成立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和绿色金融委员会,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统筹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制定和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5 年)》和《服务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为全行绿色金融发展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指引。还进一步完善环境相关政策制度体系,对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行业给予优先支持,制定绿色信贷白名单客户差别化管理政策,建立信贷审批“绿色通道”。将环境与气候风险纳入信贷管理全流程,以能效水平、温室气体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作为授信审批的重要依据,落实环境与气候风险“一票否决”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建行在大力支持新的低碳绿色产业同时,并没有简单地退出传统领域,而是通过对更高标准、更高效率产能技术的支持,引导对传统落后产能的“减量替代”。为此从2019年起,建行有序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先后完成火电、钢铁、水泥和航空行业气候转型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并逐步扩大压力测试范围,为系统性应对环境与气候风险提供有力支持,从而极大保障了建行绿色金融业务能够与自身运营平稳有序的开展。
把握转型机遇,延伸绿色金融服务半径
俗话说,机遇总是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历史性机遇,建行正以植入血脉的绿色发展文化以及各类创新的绿色金融产品与创新,改变人们的认知。
一方面在内部倡导绿色低碳运营理念,践行清新简约、勤俭办行的企业文化。开展能源消耗情况全面盘查,制定定量及定性绿色运营环境目标,指导经营层面绿色低碳发展。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要素纳入采购流程,推行绿色办公和智能运营,在营业网点、办公用房、数据中心开展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绿色网点和“零碳”银行示范点。
另一面,通过不断创新绿色领域投融资产品和服务,积极发挥集团全牌照优势,以协同联动向外延伸绿色金融半径。
2021年7月,建行以碳汇、碳票双质押为风险缓释措施,为某央企下属林产公司发放绿色贷款1,000万元,用于支持林业产品贸易采购,涵盖监测期碳减排量83,517吨。此笔绿色贷款协助企业盘活了现有林业碳汇资源,是建行携手央企客户探索林业碳汇核证自愿减排交易(CCER)的有益尝试。
不仅如此,建行还参与出资成立了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发布“建行-万得绿色ESG债券发行指数和收益率曲线”,建信基金管理绿色相关公募基金产品76亿元,建信理财创新发行ESG、碳中和等多只绿色主题理财产品,建信投资累计完成绿色投资项目超过150亿元,建信租赁在轨道交通、绿色车辆、水环境治理、清洁能源等领域共计投放绿色租赁142亿元。
可见,建行的一系列绿色探索不胜枚举,仿佛生机勃发的嫩芽新枝,未来还将成长为参天大树,从而打造出自身高质量发展新支柱和市场竞争新优势。
瞄准ESG与新金融的交汇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绿色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有机融合,以及“双碳”目标的稳步推进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以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披露为体现形式的监管要求逐步建立并加强。
2022年5月2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强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立足国有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中国ESG发展贡献力量。
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报告显示,经历了近几年投资者对ESG报告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香港证券交易所对ESG报告提出明确要求,中国上市公司越来越熟悉ESG的挑战和收益。中国的ESG正处于一个跨越式发展时刻。有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已有126家A股上市公司在发布年报时单独发布2021年ESG报告,其中主要力量为银行与实体企业。
作为兴起于西方的舶来品,ESG核心是一种体现兼顾经济、环境、社会和治理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而要想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中国ESG体系,或可从三方面入手:提升ESG构建环境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加快构建凸显绿色的中国ESG制度框架;继续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和绩效奖励制度。
这份建行首次发布的《报告》意义不仅在于展现建行的先进理念和成效,更是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ESG信息披露方面的积极探索。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对于建行来说,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新金融之路上阔步前行,就是对ESG理念的最佳践行,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度。
正如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报告》致辞中指出的,我们率先提出住房租赁战略,引导房地产行业向“租购并举”的长效健康模式转变。前瞻推进普惠金融战略,依托科技和数据创新,激发经济转型发展生机活力。全面实施金融科技战略,打造“最懂金融的科技集团”,促进经营管理和自身运营绿色转型,推动金融服务集约化线上化,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着力服务乡村振兴,以金融之笔“点绿成金”,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使美好生态与富裕之路相得益彰。
页:
[1]